自然流產症狀早知道!這5大流產原因別輕忽,孕媽咪務必警覺!
自然流產也就是俗稱的小產,指的是胎兒在懷孕前 20 周內,自然死亡並排出母體的現象,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懷孕過程中大約有 10~15% 會發生自然流產,而且隨著年紀增加,風險也會跟著上升。
那麼媽媽們該如何降低自然流產的風險呢?這篇文章將說明 5 個自然流產原因與 5 個常見症狀,並提供日常的保護方法及注意事項,幫助孕媽咪及早察覺異常現象,把握黃金時間尋求醫師協助。
為什麼會自然流產?5 個常見流產原因
流產往往會帶給媽媽很大的身心創傷與壓力。如果能事先了解常見的流產原因,不僅能幫助孕媽咪放下部分焦慮、減少自我苛責,也能及早和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計畫,在專業陪伴下更安心地迎接新生命。以下整理了 5 個常見的自然流產原因,期望能給正在努力的妳多一點支持與安心。
▍胎兒染色體異常
為自然流產最常見的原因,佔比超過 50% 以上,當胎兒的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異常時,通常沒辦法正常發育及存活。
▍母體健康因素
包含高齡、肥胖、甲狀腺問題、自體免疫系統異常、糖尿病、高血壓等,通常需要仰賴專業生殖醫學評估才能找出確切的影響因素。
▍子宮或荷爾蒙異常
如黃體素不足、子宮內膜過薄、子宮構造異常例如子宮中隔等,較容易導致著床不穩定且影響胚胎發育。
▍生活作息不正常
抽菸、酗酒、過勞、高壓、生活作息不規律等,都會增加自然流產的風險。
▍病毒或細菌感染
像是受到病毒、細菌、黴菌、寄生蟲、原蟲類等感染,可能會影響胚胎發育,增加流產的風險。

自然流產的症狀有哪些?5 大警訊不可忽視
自然流產的症狀有時輕微、有時明顯,如果在懷孕期間出現以下情況,或覺得不適感持續加重,務必要及早就醫檢查,才能避免錯過關鍵的治療時機。
▍陰道出血
為流產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出血量從輕微到嚴重,血色從鮮紅到暗紅,都有可能是流產徵兆。
▍下背痛
部分流產現象可能會伴隨下背部疼痛、腰部不適等症狀,若本身平常就有肌肉痠痛的困擾,就較容易忽略該症狀。
▍懷孕症狀消失
常見懷孕症狀包含乳房脹痛、噁心想吐和嗜睡等,如果突然消退也有可能是流產的徵兆。
▍子宮收縮
子宮收縮類似強烈經痛的感覺,經常會出現腹部痙攣、絞痛等症狀,如疼痛劇烈或持續過久,務必盡快就醫。
▍排出血塊或組織
胚胎死亡後會自然將組織或胎囊排出體外,當發現有血塊或組織排出時,可能代表流產已經發生,請儘速就醫。
出現流產徵兆怎麼辦?3 種診斷方法幫妳確認
出現上述流產症狀時,先別太過驚慌,記得盡快就醫,讓醫師協助檢查與診斷。常見的流產診斷方式大致包含以下 3 種:
▍陰道內診檢查
確認子宮頸是否有擴張、出血、感染等症狀。
▍超音波檢查
確認妊娠囊位置及胚胎狀況。
▍血液檢查
透過追蹤 hCG 濃度變化,掌握胚胎發育狀況。
推薦閱讀:
巧克力囊腫幾公分要開刀?了解4大原因與症狀,規劃懷孕要注意!
自然流產可以預防嗎?孕媽必學的 5 大保護方法

儘管目前並沒有任何一個方法可以完全避免自然流產的發生,但只要養成良好的作息,並定期產檢追蹤狀況,就能顯著降低流產風險,讓胎兒在更安穩地狀況下成長茁壯。以下為孕媽咪必學的 5 個保護方法:
▍維持健康作息
養成飲食均衡、適度運動、規律作息的習慣,盡可能戒掉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
▍定期產檢追蹤
懷孕期間定期至醫院產檢追蹤狀況,當發現異常狀況時,醫生也能及早安排治療計劃。
▍注意飲食衛生
懷孕期間務必謹慎注意飲食、性行為及日常的衛生習慣,降低感染風險。
▍適度舒緩壓力
情緒和壓力會間接影響荷爾蒙及內分泌的平衡,偶爾到戶外走走,或冥想、瑜伽,都有助於放鬆心情、釋放壓力。
▍避免暴露於有害物質
盡量遠離化學溶劑、重金屬、輻射、高溫等有害物質環境,避免造成孕媽咪不適和影響胎兒健康。
習慣性流產怎麼辦?TFC 臺北生殖中心助妳突破困境
根據美國生殖醫學會的定義,連續流產 2 次以上就稱為「慣性流產」。其常見成因包含子宮構造問題、染色體異常、自體免疫疾病等,臨床上通常會依情況採用子宮鏡檢查、胚胎切片或藥物治療等方式來協助改善。
對於曾經有過流產經驗的媽媽來說,再次懷孕時可能會面臨較高的風險,因此更需要細心的關注與陪伴。建議能定期追蹤身體狀況,並由專業醫師規劃合適的檢測與治療計畫,同時搭配完善的心理支持與照護,才能更安心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TFC 臺北生殖中心由曾啟瑞醫師領軍,團隊醫師平均臨床經驗超過 20 年,累積了豐富的治療經驗與臨床案例。中心多年來持續深耕生殖醫學領域,並多次榮獲 SNQ 國家品質標章認證,展現專業醫療團隊的用心與穩定品質,陪伴無數家庭走在迎接新生命的路上。
TFC 臺北生殖中心提供試管嬰兒(IVF)、胚胎基因篩檢(PGT-A)等服務,並可以依照需求額外安排中醫、心理、營養等專業支持,為妳打造專屬的備孕方案,在每個階段都能獲得更全面的照護與陪伴,更安心地走向新生命的到來。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