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生殖百科

BLOG

2025-10-08

子宮肌瘤原因大揭秘!7大前兆別忽視,掌握早期信號輕鬆應對

子宮肌瘤原因大揭秘!7大前兆別忽視,掌握早期信號輕鬆應對!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不少女性在檢查時才驚覺自己也有。那麼它為何這麼普遍?原因有哪些?又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影響?本篇文章將帶妳認識子宮肌瘤的 4 種類型、7 大常見症狀,以及對懷孕的潛在影響,並說明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幫助妳更有方向地面對與預防。

 

子宮肌瘤是什麼?了解子宮肌瘤的類型與特徵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良性腫瘤,通常生長在育齡女性的子宮平滑肌組織中,且發生率與盛行率在生育年齡中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一項針對高風險族群進行的超音波篩檢研究顯示,其子宮肌瘤的年齡別發生率在小於 30 歲、30 至 34 歲及 35 至 39 歲的族群中,分別為 49.7%、55.2% 與 58.2%。多數人在早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往往是在健康檢查或婦科超音波檢查時才意外發現。

 

根據生長的位置,子宮肌瘤可分為以下 4 種類型,每種類型可能引發的症狀也會有所不同:

 

 ▍漿膜下肌瘤

位於子宮外層,向外突出至骨盆腔,多半不會影響月經,但若體積過大,可能會壓迫膀胱或腸道,引起頻尿、便秘或下腹腫脹感。

 

 ▍黏膜下肌瘤

位於子宮內膜下方,是最容易造成經血過多與不正常子宮出血的類型。即便體積不大,也可能導致貧血、疲倦,甚至影響胚胎著床。

 

肌層內肌瘤

是最常見的類型,位於子宮肌肉層。初期可能無症狀,但當肌瘤變大,可能會出現經痛、月經過多或骨盆和下腹壓迫感。

 

 ▍子宮頸肌瘤

長在子宮頸的肌瘤,相對較少見,可能造成性交疼痛或導致陰道異常出血。

 

為何會得子宮肌瘤?解析 3 個可能原因

 

雖然目前醫學上尚未完全釐清子宮肌瘤的確切成因,但根據多年的研究,已經有幾個可能的關聯因素被提出。以下是三個最常被提出可能造成子宮肌瘤原因:

 

荷爾蒙

子宮肌瘤的生長與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濃度有密切關聯,尤其是在荷爾蒙分泌旺盛的時期,因此子宮肌瘤好發於育齡女性,相對的也解釋了為何更年期後肌瘤常會自然縮小。

 

遺傳因素

家族中有子宮肌瘤病史的女性,罹患機率也會相對提高,代表基因在子宮肌瘤的形成中佔有一定的影響成分。

 

外在環境與生活作息

飲食習慣、體重、壓力和睡眠等生活因素,可能影響體內荷爾蒙的平衡,與子宮肌瘤的發生有關。例如,經常吃高油脂食物、體脂偏高、以及肥胖(特別是腹部肥胖)的人,脂肪組織可能會產生額外雌激素,讓肌瘤更容易長大;而長期壓力大或睡不好,也會影響內分泌,與發炎反應以及代謝機制有關,增加相關風險。

 

子宮肌瘤前兆有哪些?這 7 大症狀要小心

子宮肌瘤在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肌瘤變大,可能會對身體產生不適。若妳出現以下 7 種常見的子宮肌瘤徵兆,建議及早就醫檢查,有助於盡早發現並安排適當治療。

 

經血量增加

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就是月經量明顯變多,甚至出現經期延長、血塊增多的情況。有些女性可能因此需頻繁更換衛生棉,嚴重時會影響日常生活。

 

 ▍腹痛

肌瘤壓迫到子宮內其他組織時,可能會引起下腹部悶痛或不適,尤其在經期前後更為明顯,有時甚至會感到腹部有異物感或膨脹感。

 

 ▍經痛

子宮肌瘤可能加劇原有的經痛,或使本來經期不痛的女性出現經痛。雖然子宮肌瘤常見的症狀是經痛,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有些患者也會出現非經期的疼痛。

 

 ▍性交疼痛

若肌瘤長在子宮頸或靠近子宮底部,較容易於性交過程中產生壓迫感或疼痛,影響性生活品質。

 

頻尿

在多達 60% 的子宮肌瘤患者中,可能會出現多樣化的泌尿症狀,包括頻尿、排尿困難,或少見的完全性尿路阻塞。當位於前壁的肌瘤直接壓迫膀胱,或位於後壁的肌瘤將整個子宮向前推時,有時會導致以上膀胱相關症狀。

 

 ▍貧血

若長期經血量過多就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會出現臉色蒼白、容易疲倦、心悸等狀況。

 

便祕

除了壓迫膀胱,較大的子宮肌瘤也可能壓迫直腸,導致排便困難、便祕。

 

子宮肌瘤會影響懷孕嗎?

 

許多女性在備孕期間才發現自己有子宮肌瘤,會十分擔心肌瘤是否影響受孕。事實上,子宮肌瘤影響懷孕的機率很低,但還是得看肌瘤的大小、數量、位置與生長速度而定。至於子宮肌瘤如何影響懷孕呢:

 

 ▍經期異常

子宮肌瘤容易導致月經週期不規則,進而影響排卵,讓懷孕機會降低。
 

 ▍難孕或不孕

會扭曲子宮腔的子宮肌瘤,包括漿膜下肌瘤和壓迫到子宮內膜的肌層內肌瘤,被認為可能導致受孕困難及增加流產風險。

 

 ▍骨盆腔不適

較大的肌瘤可能壓迫膀胱或直腸,讓人出現頻尿、便祕等症狀,甚至影響性生活品質,間接影響備孕計劃。

 

備孕時若發現有子宮肌瘤,不必過度擔心,並非所有肌瘤都會影響生育,許多女性仍能自然懷孕並順利生產,臨床上因肌瘤導致不孕的比例僅約 1%~3%。建議先做完整婦科檢查,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處理肌瘤,或觀察一段時間再安排備孕,醫師會依個人狀況提供合適建議。

 

 

子宮肌瘤的檢查及診斷方法

子宮肌瘤雖然常見,但有時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因此定期的婦科檢查相當重要。若懷疑有子宮肌瘤,醫師會依照個別情況,安排以下 3 種檢查方式進一步確認肌瘤的大小、數量與位置:

 

 ▍婦科內診

醫師會透過觸診,初步檢查子宮形狀是否有變化和是否摸得到腫塊。如果子宮肌瘤比較小或位置比較深,可能不容易經由處決內診觸覺診斷,所以通常會再安排影像檢查確認。

 

 ▍經腹部或經陰道超音波

腹部超音波可以快速查看整體子宮狀況;如果需要看得更清楚,醫師會安排陰道超音波,可以更準確判斷肌瘤的位置和類型,也有助於後續的治療規劃。

 

子宮鏡檢查

如果懷疑肌瘤長在子宮腔內,醫師可能會建議做子宮鏡檢查。這項檢查是把細小的鏡頭放進子宮腔裡,能直接看到子宮內膜的狀況,也可以評估肌瘤是否壓迫和影響到腔內空間。

 

子宮肌瘤多大要開刀?子宮肌瘤的治療建議

 

子宮肌瘤是否需要手術?子宮肌瘤多大要開刀 ?其實沒有絕對的標準,還是得依照患者的年齡、症狀、生育計劃以及肌瘤的位置與數量做評估。醫師會根據每位女性的身體狀況與生活需求,提供最合適的治療建議。

 

 ▍定期追蹤

對於沒有明顯症狀、肌瘤體積不大、也沒有影響日常生活或生育的患者,通常會建議定期追蹤觀察即可。

 

藥物治療

若肌瘤引起經血過多、經期延長、經痛加劇等症狀,但尚未達到需手術的程度,醫師可能會開立症狀緩解藥物,或是透過荷爾蒙藥物降低雌激素的濃度,以減少子宮肌瘤的大小。

 

 ▍手術治療

當子宮肌瘤無法單靠藥物壓制時,或以下情形發生時,就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 嚴重症狀影響生活:例如經血過多導致貧血、劇烈經痛影響工作與睡眠,或頻尿、便祕、腰痠背痛等壓迫症狀愈來愈嚴重。

 

  • 肌瘤快速增大:若短時間內肌瘤明顯長大,需排除惡性變化風險。

 

  • 影響生育或備孕困難:若肌瘤影響受孕、增加流產機率,或造成胚胎無法順利著床,醫師可能會建議手術處理,以提升懷孕成功率。

 

  • 肌瘤體積過大:雖然沒有明確的標準,但若肌瘤超過約 5 公分,或整體子宮體積已相當於懷孕三個月大小,且合併出現不適症狀,通常會建議進行手術。

 

子宮肌瘤手術選擇:3 種手術方式與優缺點比較

子宮肌瘤手術

當醫師建議妳考慮手術治療子宮肌瘤時,其實不用太緊張,因為手術方式有好幾種,會依照病情嚴重度、生育計畫等因素,評估出最適合的處理方式。以下整理 3 種常見的子宮肌瘤手術 方式:

 

切除肌瘤

子宮肌瘤摘除術,適合還想生育、希望保留子宮的女性。可依肌瘤位置與大小,透過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或子宮鏡進行。

 

  • 適合對象:有生育計畫,且肌瘤數量與大小都還在可控制範圍內。
  • 優點:可保留子宮,未來仍有機會自然懷孕,恢復期也較短。
  • 缺點:約有 15% 復發機率;術後若懷孕,多需剖腹生產以避免子宮破裂。

 

移除子宮

子宮切除術,適合沒有生育需求,或肌瘤造成嚴重出血、貧血等症狀的患者。

 

  • 適合對象:無生育計畫者或肌瘤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 優點:根治性高、復發機率極低,能徹底解決相關的不適症狀。
  • 缺點:恢復期較長,會失去生育能力;部分女性可能出現陰道乾澀、性交疼痛或類似更年期的不適感。

 

 ▍海扶刀

一種非侵入性療法,透過高強度聚焦超音波(HIFU)加熱並破壞肌瘤,不需開刀或住院。

 

  • 適合對象:肌瘤位置適合聚焦;希望保留子宮、不願接受手術者。
  • 優點:無開放性傷口,術後幾乎可立即恢復日常活動,也能完整保留子宮。
  • 缺點:並非所有肌瘤皆適合;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操作以降低鄰近組織損傷的風;部分患者仍有復發機率。

 

子宮肌瘤會消失嗎?常見 Q&A

Q:子宮肌瘤會變癌症嗎?

 

子宮肌瘤幾乎都是良性腫瘤,轉變為惡性的機率不到 1%。但如果發現肌瘤突然長得很快,或伴隨不正常出血、疼痛等情況,還是建議盡早就醫做檢查。

 

Q:子宮肌瘤會死嗎?

 

單靠肌瘤本身不太可能,但如果因症狀嚴重併發大量出血又沒及時處理,還是有機會造成生命危險。因此平常定期就醫追蹤是很重要的。

 

Q:子宮肌瘤自行排出有可能嗎?

 

子宮肌瘤會消失嗎? 在極少數情況下,漿膜下肌瘤可能會因萎縮、脫落,經陰道自然排出。大多數肌瘤還是需要透過醫療處理,要定期追蹤,別等著它自然消失。

 

Q:子宮肌瘤會破裂嗎?

 

這種情況非常少見,除非肌瘤突然壞死,或因外力撞擊而破裂,才可能導致腹痛或腹腔出血。如果出現突發性劇烈腹痛、頭暈、冒冷汗等症狀,務必立即就醫。

 

Q:子宮肌瘤會流產嗎?

 

這要看肌瘤的位置和大小。如果肌瘤長在子宮腔內附近,或體積比較大,可能會影響胚胎著床或造成子宮收縮,增加流產或早產的風險。有懷孕打算的話,建議先諮詢醫師,確認是否需要處理肌瘤。

 

Q :子宮肌瘤會造成不孕嗎?

 

不是每個有肌瘤的人都會不孕。只有當肌瘤堵住輸卵管、壓迫子宮內膜、干擾胚胎著床,才可能影響受孕機會。是否需要治療,還是要根據實際狀況請醫師評估。

 

有子宮肌瘤可以生小孩嗎?預約諮詢TFC臺北生殖中心

子宮肌瘤 TFC

很多人在發現自己有子宮肌瘤後,最擔心的就是:「那我還能不能懷孕?」其實,有肌瘤並不代表就完全無法生小孩。只是當肌瘤長在比較敏感的位置,例如靠近子宮腔,或影響到內膜厚度時,確實可能會讓自然懷孕變得比較困難。

 

這時候,找一間有經驗的生殖中心幫忙評估就很重要。臺北 TFC 生殖中心處理過許多合併肌瘤的不孕個案,會依每個人的狀況,安排適合的療程,不用自己一個人摸索。像是人工受孕(IUI)就適合輸卵管通暢、排卵功能正常,且肌瘤影響不大的情況,能幫助精卵更容易結合。

 

如果肌瘤位置對著床有影響,或是年齡偏高、多次嘗試未果,醫師也可能建議試管嬰兒(IVF),透過胚胎培養與植入技術,避開干擾,提高受孕機會。療程會依照妳身體的反應與需求來規劃,有專業團隊陪在身邊,讓這段過程多一點安心與信心。

 

如果妳正努力備孕卻一直遇到阻礙,或是擔心肌瘤影響受孕,可以預約 TFC 臺北生殖中心諮詢評估,了解目前的狀況再決定下一步。

 

 
許嘉樺 Isabel Hsu, M.D., 主治醫師.

許嘉樺 醫師

Isabel Hsu, M.D.

TFC 臺北婦產科診所 生殖中心 主治醫師

TFC 新板婦產科診所 主治醫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研修醫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婦產部總醫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婦產部住院醫師

醫療新知類別: # 子宮肌瘤

FAQ

Q:申請補助方案時,必須等待第一次申請結案後,才能申請第二次補助嗎?
A: 補助方案依照妻子的年齡,終生補助3次或6次,除非成功生下寶寶
Q:取卵當天要請假嗎?
A: 需要請假,因為取卵當天會進行麻醉鎮靜,術後可能會感到頭暈噁心
Q:申請補助方案,我應留存什麼文件?
A: 受術夫妻應留存文件如下: 1.補助申請通知書。 2.
Q:取卵手術當天,需要有人陪同嗎?
A: 需要有人陪同,因為麻醉鎮靜後安全性考量,有人陪同比較安全。
Q:開立施術結果證明書時,如何計算受術妻子之年齡?
A: 由申請該次補助之申請日為基準,計算受術妻的年齡,即TFC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