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生殖百科

BLOG

2025-10-08

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好嗎?別忽略下腹痛,了解4大病因與治療方式

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好嗎?別忽略下腹痛,了解4大病因與治療方式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許多女性常見卻容易忽略的健康警訊,像是劇烈經痛、下腹痛反覆發作,都可能是它在作怪。這種疾病不只會讓人長期受苦,還可能影響受孕,不少人會擔心:「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好嗎?」本文將帶你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因、6 個常見症狀、檢查與治療方式,幫助妳及早發現、妥善處理,為生育與健康打下穩固的基礎。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的二種類型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簡單來說,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機轉就是原本應該只存在於子宮內部的內膜組織異位至子宮外(例如卵巢、骨盆腔、輸卵管,甚至直腸或膀胱)著床、生長、並產生發炎反應。根據這些內膜組織所長的位置不同,子宮內膜異位症還可分為以下 2 種最常見的類型:

 

子宮肌腺症

 

子宮內膜組織如果跑進子宮肌肉層,會讓子宮肌肉層增厚、子宮本體變大、經痛更明顯、經血量也容易變多。子宮肌腺症以前被認為是一種發生在40到50歲之間的疾病。然而,近期利用影像診斷的研究顯示,子宮肌腺症在年輕族群中也相當常見(盛行率約為20%到35%)。甚至有一項研究發現,透過影像診斷出「子宮肌腺症」的患者平均年齡為26歲。

 

子宮內膜異位瘤(巧克力囊腫)

 

當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卵巢內,隨著月經週期出血,導致血液堆積於卵巢內形成充滿黏稠如巧克力般的囊腫,因外觀看起來是深褐色,也被稱為「巧克力囊腫 」。巧克力囊腫除了會造成經痛與骨盆腔疼痛,也可能影響卵巢功能,甚至有轉變為惡性腫瘤的風險,因此需及早關注與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下腹痛?六種常見症狀

 

許多人聽到子宮內膜異位症,會直覺聯想到「下腹痛 」,但實際上症狀並不只如此。若妳出現 以下 6 種情況,務必及早就醫檢查:

 

 ▍不孕

 

在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中,約有 30~50% 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會面臨不孕的困擾,但這並不代表完全無法懷孕,部分患者仍可自然受孕。如果經過藥物治療還是無法自然懷孕,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或人工生殖技術的協助。

 

 ▍下腹痛

 

子宮內膜異位症引發的骨盆腔疼痛是最常見且具代表性的症狀之一,可以是鈍痛、刺痛、灼熱痛、或感覺像脈搏跳動般的陣痛。

這種疼痛通常是慢性的,而且不一定只發生在月經期間。醫學研究顯示,女性若同時出現越多的症狀,其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可能性就越高。這意味著,如果妳除了經痛之外,還伴隨了慢性下腹痛、性交疼痛、排尿或排便疼痛等多重症狀,應更警覺並及早尋求醫療評估。

性交疼痛

 

性交疼痛可能暗示腹膜或深部子宮內膜異位症病變的存在,也可能源於子宮頸、處女膜、會陰和會陰切開術疤痕等部位的病變。

 ▍血尿、排尿或排便疼痛

 

子宮內膜異位組織侵犯膀胱,經期時通常會出現非特異性的泌尿道症狀,例如頻尿尿急排尿疼痛若是腸道內的子宮內膜異位可能出現腹瀉、便秘、排便困難和腸道絞痛等症狀。

 

經痛或經血異常

 

部分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會出現經期延長、經血量過大、經血中出現明顯血塊,或劇烈經痛的情況。

 

 ▍咳血或流鼻血

 

極少數患者若子宮內膜組織異位至肺部或鼻腔,可能在月經期間出現咳血、流鼻血等異常出血狀況。

 

為什麼會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四大可能原因一定要注意

目前醫學上提出了許多假說,但沒有單一理論能完全解釋所有病例。多數專家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經血逆流

 

這是目前最常見的說法,指的是月經來潮時,子宮內膜細胞會經由輸卵管逆向流動,進入腹腔。這些異位組織會導致周圍組織發炎、沾黏,嚴重時會引起疼痛也會造成不孕。

 

遺傳基因

 

家庭成員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病史的女性,相對沒有家族病史者的罹病風險較高,使得部分女性天生就較容易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

 

血液及淋巴傳播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異位細胞可能透過血液或淋巴等循環系統,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

 

異常免疫反應

 

一般情況下,當子宮內膜組織跑到身體其他部位,免疫系統應該要能辨識並清除它們。但在某些患者身上,免疫系統無法有效清除這些異位的內膜細胞,反而讓它們繼續存活,甚至增生與擴散。

 

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影響懷孕嗎?

 

很多女性在被診斷出子宮內膜異位症後,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我還有機會懷孕嗎?」其實,子宮內膜異位症並不等於不孕,但根據統計,不孕的女性中有約 25~50% 都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而在所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中,也有約 30~50% 的人難以自然懷孕,顯示兩者之間的確存在某種程度的關聯。

 

那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怎麼影響懷孕的呢?以下整理 2 個主要原因:

  • 子宮環境不夠健康,異位組織會分泌多種發炎介質,而這些物質會影響卵巢功能、排卵能力、精子的活動力、胚胎受精及胚胎著床。
  • 骨盆腔組織因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灶慢性發炎造成骨盆腔沾黏,容易造成輸卵管阻塞和卵子與精子難以順利結合成胚胎。

 

要注意的是,骨盆腔發炎的狀況也可能增加自然流產的風險,即使順利懷孕,也較難順利保住孩子。

 

 

如何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

當女性長期出現原因不明的下腹痛、劇烈經痛、性交疼痛或不孕等問題時,應及早尋求婦產科生殖醫學專科醫師的協助。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容易與其他婦科疾病混淆,因此正確診斷就顯得特別重要。常見的診斷方法有以下 4 種:

 

觸診

 

在初步診察時,醫師會透過陰道或直腸內診進行觸診檢查,藉此了解骨盆腔內的異常情況。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則在內診時可能會發現子宮韌帶硬結與壓痛、子宮直腸壓痛、卵巢腫塊、卵巢或子宮頸沾黏固定、及腹部或骨盆腔壓痛等症狀。

 

超音波檢查

 

超音波是一種安全、快速、較無侵入性的影像檢查,能有效協助評估子宮與卵巢的狀況,包含診斷巧克力囊腫和子宮肌腺症等病灶。

 

血液檢查(CA-125 指數)

 

當身體組織受損或出現異常增生時,血液中的 CA-125 指數會上升。一般來說,CA-125 應低於 35u/ml,若超過 35u/ml,醫師會進一步評估是否與以下疾病有關:如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發炎沾黏、子宮肌腺症或卵巢癌等。

 

不過也需要注意,CA-125 不是診斷的依據,部分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抽血指數仍可能在正常範圍內;但對於已確診的患者來說,CA-125 可作為疾病變化與治療追蹤的參考數據,幫助醫師評估治療反應與病情走向。

 

腹腔鏡檢查

 

腹腔鏡是目前評估子宮內膜異位症最直接、最精確的檢查方式。透過這項檢查,醫師可以清楚觀察到腹腔內是否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異位顆粒、異常塊狀組織、不正常的囊腫,或暗紅或黑色的血塊沈積在骨盆腔。

 

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好嗎?治療方式有哪些?

 

那麼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好嗎 ?一定要開刀嗎?子宮內膜異位症雖為慢性疾病,但經由適當治療還是能改善症狀並提升生活品質。常見治療方式包括:

 

藥物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先從保守藥物治療開始,主要是為改善經痛、經血過多等症狀,會使用到傳統消炎止痛藥和荷爾蒙類藥物(口服避孕藥、口服黃體素)等。

 

手術治療

 

當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病情較為嚴重時,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可分為保守性手術(僅切除子宮內膜異位症之病灶)與根治性手術(切除整個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組織)。保守性手術通常適用於病灶範圍較小的患者,優點是可以盡量保留生殖器官,但缺點是無法完全清除病灶,術後有復發的風險。

 

若病灶影響到特定器官,像是卵巢、輸卵管或子宮,就需透過根治性手術將這些器官一併切除,例如巧克力囊腫嚴重者可能會切除受影響的卵巢。雖然這類手術能大幅降低復發機率,但也會因此降低生育能力,通常只會建議已完成生育、沒有生育計畫,或已停經的女性參考。

 

生育規劃與不孕治療

 

若妳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又有懷孕需求,建議在諮詢生殖專科醫師,討論是否能先透過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等人工生殖技術再進行手術治療,以爭取最佳時機懷孕。

 

試管嬰兒對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有幫助嗎?

對於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來說,懷孕的過程常常沒那麼順利。當病灶影響到卵巢、輸卵管,或導致骨盆腔發炎、沾黏時,精卵結合和胚胎著床的成功率都可能降低。小於35歲的女性如果自然備孕一年仍未懷孕,就可以考慮諮詢專業的生殖內分泌婦產科醫師透過試管嬰兒(IVF)協助受孕。

 

試管嬰兒的優勢在於能盡量避開輸卵管阻塞或骨盆腔沾黏等因素,並挑選品質較好的胚胎植入,有助於提升成功機率。根據臨床經驗,只要卵巢功能尚可、子宮內膜條件穩定,即便是中重度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也有機會透過試管嬰兒療程順利懷孕。不過也有部分女性在歷經多次試管療程後仍未成功,這時就要進一步評估是否有其他像是卵巢功能下降、胚胎染色體異常,或著床環境不理想等問題。

 

針對反覆著床失敗的情況,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協助挑選染色體正常、發育潛力較高的胚胎,進一步提高懷孕成功率。如果妳正在備孕路上努力著,歡迎到 TFC 臺北生殖中心諮詢,讓專業團隊依妳的身體狀況量身規劃,陪妳走得更穩、更安心,一起朝健康寶寶的目標前進。

 
許嘉樺 Isabel Hsu, M.D., 主治醫師.

許嘉樺 醫師

Isabel Hsu, M.D.

TFC 臺北婦產科診所 生殖中心 主治醫師

TFC 新板婦產科診所 主治醫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研修醫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婦產部總醫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婦產部住院醫師

醫療新知類別: # 子宮內膜異位症

FAQ

Q:申請補助方案時,必須等待第一次申請結案後,才能申請第二次補助嗎?
A: 補助方案依照妻子的年齡,終生補助3次或6次,除非成功生下寶寶
Q:取卵當天要請假嗎?
A: 需要請假,因為取卵當天會進行麻醉鎮靜,術後可能會感到頭暈噁心
Q:申請補助方案,我應留存什麼文件?
A: 受術夫妻應留存文件如下: 1.補助申請通知書。 2.
Q:取卵手術當天,需要有人陪同嗎?
A: 需要有人陪同,因為麻醉鎮靜後安全性考量,有人陪同比較安全。
Q:開立施術結果證明書時,如何計算受術妻子之年齡?
A: 由申請該次補助之申請日為基準,計算受術妻的年齡,即TFC於線